《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我想这里一定有人读过对吧,还有《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
就像我刚才所说过的,今天早上我还专门统计了一下朱熹怎么用理来注《论语》。这有几层境界啊?有四层境界,第一层境界就是一点感觉也没有,读了等于没读,全然无事。
我也反复说过:有好学生才会有好老师,一个好老师是一大批好学生培养出来的。那从这里讲的话,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现代法治如果这样来建设的话,那给我们中国的社会带来的不是现代的良善的秩序,很有可能的是一种恶的法治。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引用了程子的观点,当然不知道是程颐还是程颢,不清楚。就像我讲到的,难道我们就不是人了吗?我们都是人工智能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再讨论这些就没有意义了,对不对?如果说我们都是基因人,都是人工智能人,都是神人了,那我们的人文世界就坍塌了,那我们今天的讨论还有任何意义吗?就毫无意义了。还有下面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个也是很有名的吧,朱熹注释到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
它使我们人类的存和亡不再是一个理论的事情,变成了一个实践的事情。一方面,我想这跟我们的国家大势有关系,是吧?我们今天依然处在文化的一个转型、或者我说的转进这样一个关头,我们中国的古典的、传统的文化如何变成一个现代文明,这依然是摆在我们在座或者我们整个现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件非常宏大事业。其实最后我们就都不要书了,我们要书干嘛,就像我们可能会达到慧能的境界,干脆我们不认识字了。
那么在写中国经典的时候,就没有讲到《论语》,中华经典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对这一句话的解释,古往今来不尽相同,我们今天理解为孔子是一个愚民主义者,觉得孔子认为让老百姓知道该做什么就行了,不必让他们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有人认为这就是愚民。这个就是说读了有好之者,最高境界就是读了以后啊手舞足蹈,乐之,这个《论语》里面也讲到了。但是,他有些说法是不是值得推敲,比如说他认为《论语》跟柏拉图的对话录那性质完全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一次我到重庆见到海华的时候,对于今天要不要如期讲我是心存犹豫的,但海华跟我说还是建议要讲,而且经她们商量后定在12号。我们都知道《大学》和《中庸》原本是在《礼记》里面的两章,后来单独抽出来的,形成了四书。
第三个层次可与立又是什么意思呢,《论语》中《尧曰》篇最后一句——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咱们迎新的时候,还是要在我们人性的范围之内,来讲一讲我们的人文建设、我们的人文秩序。自然和人文还是不同的,我前面讲到《易经》里的第二十二卦《贲卦》,它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当然我觉得这个重读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读完一本书就扔掉,只追求读书多。
这里是指人的第一个层次,或者第二个层次,从活泼泼的生命,然后透过生命表面看到事物道理的一个世界,再对这个道理的世界进行反击,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层次了,暂且不论。看到的不同,想的就不同,但是他孔子想当官这一点的话还是一样的,对不对?子路觉得想当官不错,但是你要跟好人在一起。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老师那是多么高的尊崇啊,就像孔子的学生子路、颜渊、子贡,他们对孔子多么的尊崇啊,但是到了朱熹这个地方,他们就不一样了,圣人跌落了,圣人消殒在历史之中,消殒在事理之中了。他在两段的时间界定方面,比如说孔子到淮南子是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它有交错,并不完全是前后衔接的,而是有时候是重叠的。
而事实上面,《论语》最早并不是经典,比如说我拿了有一本书叫《中华元典精神》,这是武汉大学冯天瑜老师所作的。我们都知道贵阳,是一个大数据中心吧,期间也到遵义去参观,到了晚上呢,朋友们都去打牌了。
即使今天的西方人的法治,以科学这样一个必然性的铁律去建构,也是值得深思的。这是讲的君子的三个层面,作为一个君子要知道自己的命,要知道理,那今天是知法律,同时要知人知言,李老师特别强调中西文化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中西文化的区别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中国人在某种意义上讲跟基督教文化背景的人有很大不同,因为我们中国人没有上帝的信仰,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靠自己承担生活之中的重担,负重前行,相互取暖,要让自己的光照亮别人,也让别人的光照亮自己,光光辉映。
我们都知道子路后来去世后孔子很伤心,前一年颜渊去世了,第二年子路又去世了,之后过了一年孔子就去世了。其实有人说,虽然中国分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实际上他们有共同的一个源头,就是五经。你看我们今天中国依然还碰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很多的一些问题的处理可能把它拉到政治上面,把它拉到道德上面,甚至把它拉到信仰上面是不是,所以我们今天很多问题很难处理。当然,我们中国人像魏源这一代人睁眼看世界之前,我们原来以为自己是天朝大国,是世界中心,为什么叫中华啊,就是中央之地所绽放的最高文明之花,这叫中华之意,对不对?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在很长的时期里面他就处在这样一个自我中心、这样一个文化的背景之下。所以呢,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论语》有这么一种内在的感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但她们说不行,认为仪式还是很重要的。还有很多地方也提到理,在《雍也》里面也有一处,这个不是很特别,但也还是简单讲一下。
弁言 摆上面前的这个文本,是我应树成、海华及同学们之邀请,于2019年新年来临之际所作的一个关于《论语》读法的讲词。你们魏老师是一个性情中人,是一个很看重情谊的人。
所以我在那里特别谈到的一个观念,我本来还想写一篇文章说一下,后来我想算了吧。又过了很多年,大概是二零一四年吧,也就是四五年前吧,大概十一月份,我们民进的诸同志,到贵阳去考察大数据的建设。
对人世,我比邓老师要更加充满忧思。像吕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也没教他什么,我只是作了一个读书的榜样,对不对?那吕勇写硕士论文的后记里面,写到有一句话我挺感动的,他说经常夜里十一、十二点钟走到我的楼下,我的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最后,第四个层次可与权,权指什么?权变。当然,现在不可想象了,时代不同了,当时人们生活在古典的时代,时间好像跟现在的感觉不一样,今天的时间总是觉得不够用,那个时候的时间好像比较多,父母亲去世了之后,你当官的不能当官了,至少守一年的孝,老师死了要为老师守孝。
好像我们今天和一千多年前没有任何隔膜。接下来大家来看《公冶长》第五。
同时我领悟到他也是一个提炼者。第三个话题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能否开启一个法学新时代。
你们看我在这个书上都写了很多题目,但是一直没有把它完整地写出来。多年之后,来到了北京读大学,当读到《论语》第四篇《里仁篇》的时候,我当时就惊呆了,第四篇啊叫《里仁篇》,第四篇的第一节叫里仁为美是吗?哦。
那么后来他居然出了一本《论语今读》,当时我都惊呆了。怎么豁然开朗了呢?这个地方虽然叫新里仁口镇,那必然有一个里仁口镇,就像纽约,Newyork,它是什么?是新york,我说这个地方新里仁口镇,它原来肯定有一个里仁口镇。那么当年我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常和另外一个朋友——寿江(寿江他和我说他是现在中国期货第一人)——常伺周桂钿教授左右。其实孔子对子路也是很好的。
就像哲学家尼采认为,人只是一个过渡,只是一个桥梁,这个社会要迎来超人,人类正在走向没落。简单来说就是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他们跟老师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的确跟柏拉图的对话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一段话跟孔子平时的态度也是不一样,原来好像有一点老人谈道理的味道。
他是说颜回他为什么不迁怒、不恼怒在别的事情上,他是在物不在己,故不迁。但是呢,眼前突然出现一个镇名,那个镇叫什么名字啊?新里仁口镇。
向秦说不要失望,我们要有自己的精彩,对不对?这都是人文方面的。不过,我非常欣慰地看到,辉煌学弟虽然身不在学界,但他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思辨能力,他在微信圈里和同学们的讨论中,写下了两段精粹的话语,我读之喜不自禁,当时就决定将他这两段语作为本讲演文字稿的引辞。
标签: 康辉@大国外交最前线丨进行中!中美元首视频通话最新消息 中国光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N型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和商业化面临的挑战 山东省发改委:对集中式光伏电站“设立门槛” 【每日一习话】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评论列表
日用之间,二者并行,迭为胜负,而一身之是非得失,天下之治乱安危,莫不系焉。
在判断中,有某种东西被肯定或否定。
④赵法生:《论孔子的信仰》,《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4期。
由此将现代社会诸要素推入各自的轨道,促成一个社会诸要素健康发挥其效用的社会机制。
(11)[南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语录上》,《陆九渊集》卷34,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08页。